有月亮的晚上阅读题及答案(最新14篇)

在现实的学习、工作中,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,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,有助于个人提升。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?它山之石可...

在现实的学习、工作中,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,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,有助于个人提升。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?它山之石可以攻玉,本页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4篇有月亮的晚上阅读题及答案,欢迎参考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《月亮》阅读答案 篇一

1.①邂逅:偶然遇见(久别的亲友)。②讳莫如深:紧紧隐瞒。

2.俘获说,同源说,分裂说

3.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。

4.“可能”表示推测,去掉后则变成了肯定,表意则不够准确、周密。

小说的技巧 篇二

描写

人物描写、人物描写角度。人物描写又分为:语言、心理、神态、动作,身份、相貌、体型、穿着。人物描写角度又分为:正面描写:作者描述主角。侧面描写:小说中的角色描述主角。

叙述

⑴时间先后顺序分叙同时发生的事⑵倒叙(回忆)①先讲结果,后讲原因。回忆的方式讲原因,揭开谜团。②触景生情或触事生情,从而回忆过去。有时因物是人非而伤感。⑶插叙(支线剧情)①插在开始:前奏,交代故事背景。②插在中部:为主线剧情做铺垫的支线剧情。

抒情

直接抒情(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,震动人心。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。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,节奏快、紧张,情感直露,容易把握。)间接抒情:话中含话、口是心非、借事喻事。(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,富有韵味,感染力强。)

《童趣》阅读答案 篇三

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其身,使与台齐;定神细视,以丛草为林,以虫蚁为兽,以土砾凸者为丘,凹者为壑,神游其中,怡然自得。

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,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一惊。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【小题1】.请解释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。(4分)

(1)项为之强 (2)徐喷以烟 (3)鹤唳云端 (4) 怡然自得

【小题2】.请翻译下列句子(2分)

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【小题3】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?(2分)

答案:

【小题1】(4分)

(1)通“僵”僵硬

(2)慢慢地

(3)鸟鸣

(4)安适、愉快的样子

【小题2】每遇见细小的东西,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,所以常常有(能感受到)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。(2分)

【小题3】富有联想和想象,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,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。(2分)

解析:

【小题1】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,平时应多积累、牢记,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。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,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。

【小题2】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,一般以直译为主,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,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。

【小题3】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。结合选段内容言之成理即可。

《童趣》阅读答案 篇四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1、解释下面加粗的词。

A、果如鹤唳云端( )

B、项为之强( )

2、翻译。

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3、“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”,这句话中作者的观察对象是谁?“项为之强”一句反映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4、看到“鹤唳云端”的景象,作者认为富有情趣,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参考答案:

1、鸟鸣;通“僵”,僵硬

2、慢慢地用烟雾喷,使它们冒着烟雾边飞边叫。

3、 夏蚊 富有童趣、充満好奇心与想象力、观察事物比较专注等

4、结合课文,联系现实,言之成理即可。如: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,第一要留心一切事物,他细观察;第二,要善于联想,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;第三,要从联想与想像中产生美 好的、奇特的意境,使自已“乐在其中”。(意思对即可)

《假如月亮不见了》阅读题及答案 篇五

《假如月亮不见了》阅读题及答案

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,有月亮相伴,实在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。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:假如月亮不见了,地球没有月亮陪伴,会是怎样的结果呢?

地球能够适应人类的生存,有一个前提非常重要:地球的南北轴基本上是稳定的,使得地球的南极、北极得以固定,地球上其他地方四季分明,气候相对稳定,一切动植物都在相对稳定的气候中生长。而这一切,必须归功于月亮。地球的自转和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,使得地球和月亮处于一种动态平衡,月亮就是地球的稳定器。如果没有月亮,地球的南北轴会发生严重偏移,科学家说,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会达到90度。也就是说,南极、北极会变成赤道,赤道会变成南北极。如此一来,地球的气候彻底混乱,人类即便还能在地球上生存,也得经常搬家、迁徙。就算地轴偏移没那么大,几度的偏移也有可能使得现在北极圈的极寒地区在加拿大、俄罗斯之间不断移动,后果也很严重。科学家说,非洲的撒哈拉沙漠,曾经是风调雨顺的地区,由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地轴小小的偏移,才形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,而那个偏移只有l度。因此,如果没有月亮,后果真的很严重。

其实,我们在庆幸地球能够拥有一颗月亮的时候,有一个事实正在每时每刻地发生着:月亮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逐步远离地球。这一事实告诉我们,月亮曾经离地球比现在近得多,未来月亮离地球会比现在远得多,地球甚至可能彻底失去月亮。

月亮离地球的远近,对于地球会有什么影响?它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。因此,科学家认为,地球早期,一天的时间比现在要短,最短可能只有8小时。也就是说,每8小时,太阳就要升起、落下一次。未来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,地球每天的时间,将会超过24小时!那时候,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睡觉了,但是,这只是一个幽默。

随着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,地球的'稳定性将越来越差。为此,已经有科学家开始为此设计解决方案了。有不少科学家认为,由于月亮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,因此,在月亮上发射太空火箭,成本比在地球上低100倍。按照引力计算,这个结论挺诱人,但是,如何把发射物质运到月亮上呢?把一块砖运到月亮上,这块砖的价值就是等重量黄金的3倍以上。所以,要想建立月球基地,只能利用月亮现有的物资来建设。只是这种月亮基地大概不会是我们在科幻片里看到的那样,到处都是钢铁结构,而是像古代穴居人那样的居住条件罢了。

(选自《科技信息·探索与发现》)

【思考与练习】

小题1: 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填空。

文段中撒哈拉沙漠的事例告诉我们: ,作者列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: 。

小题2: 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,说出第③段画线句中“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”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。(2分)

小题3:下面的材料印证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?(2分)

参考答案:

小题1:答案要点:告诉我们:地轴小小的偏移,对环境和人类生存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。为了说明:月亮对地球的重要意义(或:没有月亮,后果很严重)。(共4分。共两空,每空2分)

小题2:删去以后,其一,就不能说明月亮远离地球是一个正在逐步发生的过程;其二,下文说明月亮远离地球是“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事情”也就缺乏依据了。(共2分,共两个理由,每个1分)

小题3: 答案:随着时间的推移,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。

《童趣》阅读答案 篇六

①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②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其身,使与台齐;定神细视,以丛草为林,以虫蚁为兽,以土砾凸者为丘,凹者为壑,神游其中,怡然自得。

④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,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一惊。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小题1:解释下列各句划线的字。(4分)

(1)果如鹤唳云端( ) (2)方出神( )

(3)以丛草为林( ) (4)兴正浓( )

小题2:指出词义相同的一项:( )(2分)

A.其:徐喷以烟,使其冲烟飞鸣蹲其身,使与台齐

B.为:以丛草为林二虫尽为所吞

C.以:徐喷以烟以虫蚁为兽

D.于: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

小题3:请翻译下列语句(4分)

(1)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。

(2)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参考答案:

小题1:果然 正 把 兴致

小题2:D

小题3:略

《童趣》阅读答案 篇七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其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……

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,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一惊。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1.在这两段中,作者写了哪些趣事,请用自己的话归纳。(6分)

2.作者为什么“怡然称快”,用原文回答。(4分)

3.文末一句“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”,为何我要鞭打虾蟆?这个行为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情感?(10分)

4.翻译文段中划线句子(10分)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5.解释下列划线词语(10分)

(1)则或千或百________________ (2)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

《童趣》阅读参考答案:

1.观察惩治蚊子;观虫斗;鞭虾蟆。

2.“又留蚊于素帐中……果如鹤唳云端。”

3.因为蛤蟆破坏了“我”神游自然的兴致,而且蛤蟆吞食了“二虫”,为了给小虫报仇,就鞭打蛤蟆。可见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、天真无邪、有正义感的人。

4我自己把它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(黄伟涛提醒各位童鞋要落实知识点)

5(1)就;有时(2)脖子强通“僵”,僵硬

《月亮》阅读答案 篇八

1.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。

(1)邂逅:

(2)讳莫如深:

2.文中关于“月球的起源”的三种学说分别是什么?

答:

3.说月球是地球的姐妹的理由是什么?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。

答:

4.“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”中的“可能”为什么不能删去?

答:

5.写出三句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句及作者。

答:

有月亮的晚上作文 篇九

夜,静悄悄的,万物都沉浸在酣睡中。那柔和的月光,透过窗帘,静静地泻在毛毯上。啊,多么恬静的夜晚啊!伴着几声清脆的鸟鸣,我的思绪早又飞到了五岁那年。

那时,爷爷还在世。那年夏天,每当夜幕降临、月亮升起的时候,我总要躺在爷爷的'怀抱里,听他讲故事,说笑话。爷爷笑眯眯地说:“今天,讲一个最好的神话故事吧。”他咳嗽了两声,清了清嗓子,说起来。“从前,天上有一个仙女,她羡慕 人间的生活,离开了天堂,来到人间。她被一个放牛的娃娃感动了……”爷爷绘声绘色地讲着,我瞅着爷爷那兴奋的面容,津津有味地听着 。一个个故事,那么有趣动人。有时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,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,上天下海,……

那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!现在想起,又是多么甜蜜的回忆啊!可惜,以后,再也没有了,就在去年的中秋节,爷爷离我而去了……

我留连那美好的故事,更思念我那亲爱的爷爷!

为了纪念我的爷爷,每当十五的圆月高高升起的时候,我总要去看看,总觉得月亮上,似乎有爷爷那慈祥的面容,……

《童趣》 篇十

①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
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《童趣》阅读答案 篇十一

童趣

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其身,使与台齐;定神细视,以丛草为林,以虫蚁为兽,以土砾凸者为丘,凹者为壑,神游其中,怡然自得。

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,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一惊。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【小题1】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。(4分)

(1)项为之强: (2)作青云白鹤观:

(3)兴正浓: (4)鞭数十:

【小题2】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。(2分)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。

【小题3】文中出现了几个成语,请写出其中两个:(2分)

【小题4】细读全文,说说作者为什么能够体会到如此多的乐趣?(3分)

答案

【小题1】(1)通僵,僵硬(2)景象、景观(3)兴致(4)用鞭子打

【小题2】夏夜里,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,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。

【小题3】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夏蚊成雷 怡然称快(写出两个即可,字写错不给分)

【小题4】观察细致,想象力丰富,热爱自然(答出前两点也可得满

《月亮》阅读答案 篇十二

中秋赏月,忽有友人相问:“月亮生于何年,来自何方?”

在天文学上,这个问题称为“月球的起源”。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,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,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。总的说来,大致有三种可能: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,那便是地球的姐妹,或者是地球的女儿。

你看,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.34克,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/5,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;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: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,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'不同部位,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。另一方面,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。所以,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,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,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,而成为地球的卫星。这种学说称为“俘获说”,倘若情况果真如此,那么,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,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?

但是,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.7倍,相去并不悬殊;况且,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;所以,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,要俘获一颗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。于是,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:在太阳系形成之际,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。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,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。地球形成的时候,一开始便以大团的铁作为核心,并在其外围吸积了许多密度较小的石物质。月球的形成稍晚于地球,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,因而密度较小。这种学说称为“同源说”。如此看来,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?

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:在40多亿年前,太阳系形成之初,地球、月球原为一体。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,自转很快;天长日久,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,形成了月球。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。你看,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?不过,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,比方说,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,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,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。现在,赞成这种“分裂说”的人已经比较少了。

可爱的月亮啊,你究竟是谁?你尽可以讳莫如深,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,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!

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《童趣》 篇十三

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《童趣》

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其身,使与台齐;定神细视,以丛草为林,以虫蚊为兽,以土砾凸者为丘,凹者为壑,神游其中,怡然自得。

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,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惊恐;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小题1: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。(6分)

(1)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2)方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3)鞭数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小题2:下列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(3分)

A.见藐小之物/必细察其纹理B.不觉呀/然惊恐

C.私拟作/群鹤舞于空中D.使之/冲烟而飞鸣

小题3:翻译下列句子。(6分)

(1)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(2)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

小题4:仔细阅读全文,简要说说“我”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?(4分)

原因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参考答案:

小题1:(1)通“僵”,僵硬(2分) (2)正(2分) (3)用鞭打(2分)

小题2:B(3分)

小题3:(1)我见到微小的东西,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,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。(3分)(2)原来是一只癞蛤蟆,舌头一吐,两只小虫全被吃掉。

小题4:因为作者热爱自然,热爱生活,善于观察且观察细致,加之有丰富的想象力,又富有童心童趣。(4分)

小题1:试题分析: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`释义掌握要具体、精确。了解文言实虚词的不同用法,如,通假字、词类活用等。试题(1)中的“强”是个通假字,读 “jiāng”,同“僵”,意思为“僵硬”;(2)中的“方”根据语境意思为“正”,不能理解为“方向”;(3)中的“鞭”名词活用为“动词”,意思为“用鞭子打”。

小题2:试题分析:“不觉呀然惊恐”这句话的含义是“不禁‘唉呀’地惊叫一声,感到害怕”,“呀然”在句中修饰限制“惊”的,意思是“‘唉呀’地惊叫一声”,朗读时注意句子内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。一般主谓之间、动宾之间、较长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、连词前后、句首发语词之后,要进行语意上的停顿。此句可这样停顿:不觉/呀然惊恐。

小题3:试题分析:翻译(1)时,要注意 “藐小”(细小)、“其”(它的)、“故”(因此)、“时有”(常常有)、“物外之趣”(事物之外的乐趣)等词的意思;翻译(2)时,要注意“盖”是句首的发语词,可译为原来,“而”,连词,表示“吐”和“吞”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,这里可解释为“便”“就”;“为所”,表示被动,可译为“被……”。另外,文言文翻译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。

小题4:试题分析:本题可从“观察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”等角度来理解和组织。如:“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”可见“物外之趣”的原因之一是善于观察。“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”可知,原因之二是善于想象。“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其身,使与台齐”,可知,有好奇心,贪玩,富有童心童趣。

文言文童趣阅读答案 篇十四

原文

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。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起身,使与台齐;以丛草为林,以虫蚁为兽;以土砾凸者为丘,凹者为鹤,神游其中,怡然自得。

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。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一惊。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

童趣阅读练习1

1、解释下面划线的词:

明察秋毫:比喻最细微的。事物。

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:比。

项为之强:通“僵”,僵硬。

怡然自得:安适、愉快的样子。

方出神:正。

鞭数十,驱之别院:鞭打。

2、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,请填写:

有想象之趣,比如:“私拟作群鹤舞空”等句;

有细察之趣,比如:“定神细视,以丛草为林”等句;

有童稚之趣,比如:“神定,捉虾蟆……别院”

3、请问作者幼时为什么会“时有物外之趣”呢?

答: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。

4、你认为本文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?

答:我认为作者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、富于幻想、有正义感、珍惜生命的人。

童趣阅读练习2

1、翻译下列句子。

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

答:慢慢地用烟喷它们,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,当做是青云白鹤的景观。

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

答:原来是一只癞蛤蟆,舌头一吐,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。

2、作者回忆了童年哪些趣事?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?

答:作者回忆了三件趣事:观蚊成鹤、神游山林、鞭驱蛤蟆。体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。

3、文中有哪些成语,请至少找出三个来。

答:明察秋毫、怡然自得、庞然大物等。

4、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?

答:第一段在全文中有总起全文的作用。

上一篇: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四年级600字(优秀8篇)
上一篇
下一篇